广东于2023年3月报告猩红热病例1542例。
本文目录导读:
根据最新发布的广东3月猩红热发病数报告,该月份内全省共确诊1542例猩红热病例,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0%,这一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,专家呼吁加强预防措施并普及相关知识。
趋势变化
近年来,广东省猩红热病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,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,猩红热发病率更是显著上升,据官方统计数据,2018年至2022年期间,广东猩红热的平均年发病率为每百万人约650例,而2023年3月的发病数则突破了历史记录,这表明广东地区猩红热疫情已进入高发期,需要引起高度重视。
症状特点
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患者初期可能表现为发热、咽痛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,随后皮肤上会出现典型的红色皮疹,这些皮疹会逐渐融合形成“鸡皮疙瘩”样外观,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,称为“帕杰罗综合征”。
预防建议
鉴于当前猩红热疫情形势严峻,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以下几点重要提醒:
1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:勤洗手,尤其是饭前便后;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,并及时丢弃使用过的纸巾。
2、注意环境清洁: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,定期通风换气,减少病菌滋生。
3、提高免疫力: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,提高自身抵抗力。
4、定期接种疫苗:尽管目前没有针对猩红热的疫苗,但接种其他相关疫苗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,间接降低患病风险。
政策应对
面对不断攀升的猩红热发病率,广东省 *** 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:
- 增加检测能力:提升医疗机构中快速诊断设备配备数量,缩短疑似病例的确诊时间。
- 加强宣传教育:通过媒体平台普及猩红热防治知识,指导公众正确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。
- 加强病例追踪管理:对于确诊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监测,避免疫情扩散。
- 强化社区参与:鼓励居民自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,营造健康生活环境。
广东3月猩红热发病数大幅增加反映了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,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有效遏制猩红热疫情蔓延,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,相关部门还需持续关注疫情动态,不断完善防控策略,为民众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支持。